寧波華外 徐清芝
前蘇聯(lián)教育家蘇霍姆林斯基說:“只有能夠激發(fā)孩子去進行自我教育的教育,才是真正的教育”;美國教育家杜威提出了“兒童中心主義”的教育原則,主張把教育的中心轉移到學生方面來。作為小學班主任,引導學生學會自我管理,讓他們成為教育的主宰,是一種學生成長和教學管理上的雙贏。
牽起你的手,我們慢慢走.
學生的自主管理不是一蹴而就的,能讓一入學的孩子就有自我管理的意識是邁向成功的第一步。新生午睡,涵涵躲在被子里唱歌,我故意抬高聲音:現(xiàn)在有一個小朋友在唱歌,我覺得她歌唱得特別好聽,如果她睡醒以后到教室里唱,老師一定會給她鼓掌。我又牽著她的手,沿著一年級寢室走廊走了一大圈,對她說:“安安靜靜是午睡的紀律,會唱歌都是好的,但在午睡的時候唱,其他的小朋友會睡不著?!彼c點頭,到寢室安靜地睡下了。
慢慢松開手,讓我看著你走。
有人說,最上乘的武功是“手中無劍,心中有劍”,無招勝有招,教師,更應做到“隨風潛入夜,潤物細無聲”。在班級管理上,這永遠是一種無止境的探索。還記得一場無監(jiān)考的語文考試,發(fā)下試卷,待學生安靜下來后,我便“揚長而去”。我叫上年級組的其他老師,讓他們隔三差五去教室轉轉,不管這班學生今天考試的表現(xiàn)如何,你都得想盡辦法夸夸他們。下課后,同學們興奮地告訴我:“我們表現(xiàn)很好!還有老師走進我們教室表揚我們呢!”看著孩子們喜滋滋的表情,我知道在班級自主管理上又前進了一步。
遇到問題了,我們一起走。
扮演好主導者,改變 “班主任教育學生”為“學生自己教育自己”,讓學生自己參與班級管理過程,既能鍛煉能力,又能培養(yǎng)他們自己解決問題。以前預備鈴響,我班同學都會探著小腦袋,伸長脖子往辦公室的方向望。自從我任命自己是“動物園園長”,還聘請幾位小助手管一下我們的課前紀律,之后,再也看不到“長頸鹿”來迎接老師了。與之恰恰相反的是:孩子們鈴聲響了之后能在小助手的帶領下背誦古詩詞!
放開你的手,大膽地往前走。
還記得畢業(yè)考試結束后的早讀課,我和往常一樣走進教室,都不敢相信自己的眼睛:我們班的全體學生正拿著語文書大聲地朗讀課文呢!那么認真,那么專注。當時感覺到特別欣慰。那天的早讀,他們完全可以三五成群聊聊天,可以和同學暢想暢想暑假游玩的計劃,可以輕松輕松,休息休息。但他們已經養(yǎng)成良好的學習習慣,可以管好自己,相信這良好的習慣也會陪伴他們美好的人生。
讓學生成為教育的主宰,這是一種雙贏。放手讓學生自己去管理自己,賞識每一位學生,讓學生深切感受到老師在關愛他們,只有這樣,學生才會尊重你,服從你,才會自覺維護班級紀律。同時在班級教學中,根據(jù)班級特點,學生實際,找到適合孩子自己的事做,孩子也能從中品嘗到自己管理自己的樂趣與成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