集團公司 林薇薇
小時候,“共產(chǎn)黨員”是一個夢想,爺爺說,只有很厲害的人,才能成為黨員;上學后,“共產(chǎn)黨員”是一種向往,想追,卻總覺得自己追不上;入黨后,“共產(chǎn)黨員”是一種榮譽,是黨員,就必須優(yōu)秀;工作后,“共產(chǎn)黨員”是一份初心,雖不掛在嘴上,卻埋在心里。
第一堂黨課
小時候,爺爺常帶著我去聽說書。有一回,戲臺上來了一位黨員,那是我印象里第一次有了關(guān)于黨員的記憶。我問爺爺:“什么是黨員,為什么他說書我們都要去聽”。爺爺回答我:“黨員是很厲害的人,我們能過上現(xiàn)在的好生活,都靠他們”。
那是一位年長的老黨員,沒上過學,但講起話來仍然精神飽滿,聲音響亮,他講了參加八路軍去前線打鬼子,還有抗美援朝的事,我們一群小孩聽得不亦樂乎。后來,老爺爺拿出了一塊薄薄的石板和一根細細的木頭,讓我們猜猜是什么。原來,那是他們以前用過的本子和筆,用來學寫字、學文化。當時我心想:“這些黨員可真不容易啊,怪不得他們能上臺給我們講故事呢!”可能,那便是我第一次接受黨的教育吧,雖然細節(jié)有些模糊了,但在我小小的心里,埋下了對“共產(chǎn)黨”的敬佩之情。
我是黨員啦
隨著知識的積累,我慢慢了解了共產(chǎn)黨和黨員是怎么一回事,對黨的敬佩和向往之情也隨之加深,也知道自己離共產(chǎn)黨還差得遠呢,高中的時候,學校里刮起了一股入黨的紅潮,大家紛紛提交參加“入黨積極分子”培訓的申請表,但那時馬上進入高三,入黨的激情被高考的指揮棒揮到了找不著的角落里。
大學開學第一天,老師“空降”了一個班里臨時負責人的頭銜給我。我突然意識到,好好干,說不定我能盡快成為黨員呢!在這顆“小種子”的驅(qū)動下,我變得非常努力,成為了班里第一個“入黨積極分子”,那天,我給爺爺打了一個電話,我告訴他,我終于要成為黨員了。爺爺很高興,囑咐我說:“你要好好讀書,當黨員才能有出息?!蔽也乓庾R到,在爺爺那輩人的心里,黨員兩個字有多么重的分量。
成為正式黨員后,我還成為了學生黨支部的書記,做了很多發(fā)展黨員的工作。培訓、談話、組織生活會、黨員大會、做檔案……我總是一絲不茍地去完成,這些也為我對工作的扎實嚴謹打下了基礎。
黨的再教育
工作以后,沒有再從事黨務方面的工作,但是接受紅色教育始終沒有停止。今年是改革開放四十周年。趁著黨員學習的契機,我把黨的歷史、改革開放的脈絡捋了一遍,在這過程中,也把華茂的發(fā)展故事捋了一遍:華茂,創(chuàng)辦于1971年,這家沐浴著改革開放的春風中成長起來的企業(yè),有著這個時代成功企業(yè)具有的所有品質(zhì):誠信、進取、百折不撓,還有一位令人睿智的領航人;而與其他企業(yè)有所不同的是,華茂作為一家從事“教育”的企業(yè),對社會責任的履行真誠而務實。
十幾年來,華茂集團累積捐資助教資金達1.3億多元,以實際行動表達了徐萬茂這位老黨員說過的一句話:“企業(yè)作為社會公民,必要履行社會責任。財富源于社會,最有意義的是回報社會?!?br />
自2013年起,集團啟動了“華茂?彩虹計劃”公益項目,以“彩虹”為主題的系列公益活動,秉持“同城同行,互學共享”的主題,旨在通過活動架起困境留守兒童與城市孩子之間平等交流、互學共享的橋梁。目前,“華茂?彩虹計劃”圍繞留守兒童這一關(guān)注對象,已衍生出彩虹之家、彩虹夏令營、彩虹助學、彩虹生、彩虹1+衣、彩虹工坊等多個公益子項目。徐立勛總裁更是不止一次通過政協(xié)提案,呼吁社會關(guān)注“困境、留守兒童”和“外來務工人員的子女”等群體。
這,也是一種家族傳承。傳遞的不僅是家族財富,還有這份對公益的“初心”。不忘初心,方得始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