第二屆“華茂·彩虹行動”公益夏令營即將在今夏開啟,轉眼間,華茂選擇“親力親為自己來”的方式投身公益已經(jīng)第二年了。在堅持“自主公益”上,華茂剛剛邁出第一步,而在回報教育的路上,華茂卻已堅定前行了數(shù)十載。
投身公益,方式途徑有很多,從最初的通過慈善組織捐錢捐物,到時下民間自主公益的悄然盛行,華茂都一一見證并親歷。迄今為止,華茂最大的單筆捐助是向成立之初的中國教育基金會捐贈1000萬元,這與其他后來財力雄厚的企業(yè)相較,或許算不上引人注目的大手筆,但40多年來,華茂向教育領域的持續(xù)捐助也已逾1.3億元。
雨潤萬物僅一時,水滴穿石需一世。與其“分散投資”為教育事業(yè)盡綿薄之力,不如全力以赴讓“互學共享”的正能量持續(xù)傳播。選擇整合自己的人、財、物資源,創(chuàng)建具有獨特教育屬性的品牌公益項目,正是華茂對“回報教育”行承諾的更深入堅持,而做出這樣的抉擇,卻并不輕松。單純的捐助,或一次性付出,或持續(xù)資助,有財力支撐即可,但親力親為做公益,則要一手解決籌錢、花錢、施行、反饋等等一系列問題,著實是“花操心的錢,操花錢的心”。正是這樣的親力親為,使得企業(yè)投出的每一分錢,都能最大限度的符合自己的公益意愿。如每年花費不足百萬的“彩虹行動”,卻可讓城鄉(xiāng)孩子見識到不一樣的天空,領略未憧憬過的期許,甚至在孩子心靈中埋下一顆蓬勃向上的種子,為他們的人生打開一扇窗。由此筆者認為,成功的公益,未必是旁人知曉你做了什么,而應該是受眾從中感知了多少。投身公益,不在乎擲金多寡,而在于如何把錢花在刀刃上,把事辦到心窩里。
之于公益的堅持,除了“深入”更需“長久”。大千世界,浩渺人海,個人乃至企業(yè)的付出有如滄海一粟,歲月不會記得誰曾掀起過波瀾。滴水雖可穿石,但須持之以恒,遠見彩虹則必經(jīng)風雨?!安屎缧袆印敝皇侨A茂的自主公益的第一步,對于“回報教育”的公益理想而言,我們似乎任重道遠,唯有志存高遠地用心做好每一個當下,來成就這份可貴的堅持。